職工園地
職工園地
鄰居中一對平時相處甚篤的小夫妻,終于不知為什么發生了爭執,且聲勢頗大。后來才知道居然是為了一瓶洋酒。
那位丈夫的日本朋友日前來訪,送了一瓶裝潢十分精美的法國酒作為禮品。夫妻都不喝酒,于是這瓶酒備受冷落,束之高閣而無人理睬。不料某日丈夫突然在友誼商店發現了這瓶酒的價值居然等于他倆一個月的收入。于是匆匆歸來準備好生收藏。沒想到這瓶不得志的酒已被打開且用掉了半瓶左右。問妻子后才知道曾因燒魚時無料酒,故在情急之中打開用了。丈夫的胃部發生了痙攣,在回憶那盤并無什么特殊美味的紅燒魚的味道后,終于肝火大旺,引起了一場不愉快的爭吵。
事后,妻子也真誠地告訴我們,她大部分的火氣倒不是沖著她丈夫發的,而是內心懊惱的發泄:“那瓶酒用來燒魚也真是太可惜了!”。
無獨有偶,幾天后,另一位鄰居朋友怏怏來訪,告訴我這幾天他極不愉快,原因也是一瓶禮品酒。
有次家庭聚會,他的一些朋友無意中發現了他的香港親戚送來的一瓶酒,由于不知價值,他也一時興起,于是分之。鄰居的吵架促使他開始對這瓶酒的價值也進行了調查,最終發現那瓶酒竟值五十張“分”。他苦笑著告訴我那天喝酒時竟沒人在喝完后盛贊“好酒,好酒”的。倒是那個包裝漂亮空瓶子卻被一位開餐館的個體戶收購去賺了兩張“分”。據說瓶子放在櫥窗里作擺設。由此想起,要是那瓶酒不喝掉的話……想想真肉痛。
兩瓶酒的“悲劇”可能應歸咎于他們的信息不靈。但是我總在想,如果他們預先知道那些價值的酒的話,那兩瓶酒的命運又將是如何呢?自己喝掉是不可能的,那“價值連城”的一口酒喝下去不見得會給胃帶來什么舒服感的,倒可能引起一陣肉痛。最大的可能是永遠供在架上作為偶像來膜拜和炫耀,或作為禮品轉到那些經常喝這種酒而又永遠不必花錢買的那些人那里去,或干脆偷偷摸摸地倒賣掉……此時,良心、道德都被推到了價值的陰暗面下,這不也是一種悲劇嗎?我不知道那位送酒的知道了會怎么想。